看完这篇文章,10倍提升你的学习效率
作者:阿何
01
我们学习写作,学习读书,学习一切,却唯独忘了学习“学习”这件事情。
读书的时候,同样的老师,同样的课本,但班里不同学生的学习成绩有着天壤之别。工作之后,有人10年停滞不前,有人3年就成为业务骨干。我们似乎对这样的现象视若无睹,习以为常。
通常,我们会用各种理由来解释这种现象:比如人与人之间的天分是有区别的;又比如大家付出的努力程度不一样;再比如每个人的家庭背景,教育背景不同,等等。
上面的解释都是正确的!这些因素,确实会影响我们学习的效率和效果。但有意无意的,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却被大家忽略了——那便是学习的方法。即便是同样的一个人,是否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最终都会得到完全不一样的学习结果。
02
好的学习方法,能够十倍,甚至百倍提升一个人的学习效果,我本人便是其中一个受益者。
初中的时候,我是一个严重的偏科生——数学几乎每次都拿满分,但语文长期徘徊在90-100分左右(满分120分),而化学则是需要努力才能勉强及格。
高考的时候,我是因为数学、物理、体育都拿到了几乎满分的分数,然后英语中等、语文中等,化学刚过及格线,才考上了本市最好的重点高中。进去之后,第一次期中考试,成绩只排到年级400多名。
高中3年期间,我通过观察、总结,逐渐摸索出了一套学习方法。通过这套学习方法,3年期间我的学习成绩实现了匪夷所思的进步。到高考的时候,我语文和数学都拿到了全市第一名,物理全市第三名,最后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考到了清华大学,算是成功完成了一次华丽的逆袭。
我总结出来的这套学习方法,个人认为基本上适合所有人。如果横向对比的话,每个人用起来的效果肯定不一样,能达到的上限也不同,毕竟大家的智商、教育背景、自控力各不相同。但对同一个人来说,绝对可以大大提升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
下面我们进入核心内容,开始了解如何有效地学习。
03
想要掌握学习的方法,我们首先要了解影响我们学习效果的因素,我用一张思维导图来呈现它们:
下面先简单解释一下这些影响因素:
智商:这是影响我们学习效果最主要的先天性因素之一(还有一个是身体),它很难被准确定义,大致可以理解为我们先天具备的思考能力、学习能力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决定了我们学习能够达到的上限。
举个例子,绝大部分人通过训练和投入足够多的努力,其实都可以成为很优秀的人。但是如果想要达到爱因斯坦之类人类历史上决定聪明人物的层次,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要到达这样的层级,先天性的因素就占据了决定性的地位。
好消息是:我们其实没有必要达到这样的层次。通过努力和方法,已经能够让我们成为绝大多数领域拔尖的存在了。事实上很多时候制约我们的并不是智商,而是方法和努力。
已有的知识结构:知识是呈金字塔结构的,知识点和知识点直接往往存在相互依赖关系。我们学习A知识点,可能要提前了解B知识点。所以你已有的知识结构越完善、越广泛,你学起新知识来就越容易、越快捷。
学习资料:学习资料和学习资料之间往往有巨大的差别。学习资料的完整度、精准度、质量都会大大影响我们的学习效率和学习结果。
身体:身体是影响我们学习的第二个主要的先天性因素。有人天生体质好,精力旺盛,这就决定了TA可能更容易专注于学习,也更能做到长时间持续性学习。但同样的,我们可以通过锻炼和其他方式去改善我们的身体。
投入的时间:我们花在学习上的总时间量,以及这些时间的分配方式,都会大大影响我们的学习效果。
学习方式:我们学习的方法和习惯是影响我们学习效果非常重要的因素,同时它也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学习方式,其实就包含了我们如何去拓展知识结构、寻找学习资料、锻炼身体以及分配时间等内容。
04
了解了上述影响学习效率和效果的主要因素,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去培养属于自己的高效学习方式了。下面,我会根据上面介绍的各个因素,给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要诀1:学习的时间分配
对大部分普通人来说,提高学习时间是最为明显和有效的提升学习效果的方式。且不说学习领域著名的“一万小时定律”,你如果能保证每天新增1个小时的学习时间,长期坚持下去,效果都是非常显著的。
学习时间包括投入时间总量和时间分配两个部分。
总量的概念很好理解:你一年投入到学习上的时间,直接决定了你能学到多少东西,以及学习这些内容的效果。对同一个人来说,其他因素不变的前提下,花2000个小时肯定要比花1000个小时好。但与此同时,同样的时间总量下,如何去分配这些时间也是非常重要的。
很多人在这方面容易进入的一个误区是:总是将自己的学习时间总量和学习效果挂钩起来,总觉得学习的时间越长效果越好。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比如说不少人很喜欢突击性学习(尤其是大学生),平时不学,到重要关头会集中花一段时间埋头苦干。这种学习方式短期效果非常显著,但往往遗忘率非常高。过了时间节点,学的东西就忘掉七七八八了。
学习时间的分配,要抓住两个要点:区间学习和规律学习。
区间学习的意思,是我们要为自己的学习划分时间区间。因为人不是机器,每个人能够保持专注和足够效率的时间是有上限的。一般来说,这个区间大概在20分钟到1个小时左右,即便有些人天赋异禀,也很难保证连续2个小时的最高效率学习。
既然如此,我们不能去做违背身体规律的事情,而是顺应这个规律,给自己的学习划分时间区间。首先你要掌握自己的身体规律,看看自己的高效学习时间大概有多长,举个例子,假设是40分钟,那么你的一个学习区间就是40分钟。那么如果你一天能够投入到学习上的时间是2个小时的话,就应该将它按照40分钟为单位去划分,然后在区间和区间之间预留足够的休息时间(最少15-20分钟)。
现在很流行一种番茄学习法,本质上讲的就是学习区间的问题,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去购买相关的书籍来看。
再来说说规律学习,意思是说有规律性、长期坚持的学习,比短期无规律的长时间学习效果来得好。比如你一周的学习时间是10个小时,一般而言,5天,每天学习2个小时是要比2天,每天学习5个小时要好的。同时规律性也很重要,今天8点开始学习,明天10点开始学习,肯定不如每天固定在8点钟开始学习。
以个人经验而言,就算你已经工作了,每天投入2个小时来学习还是可以做到的。所以最佳做法是每天固定在晚上9点到11点(这个因人而异),每个周期40分钟进行规律性的学习。
这里还会涉及到一个新问题:学习毕竟是一件枯燥又艰苦的事情,特别要进行每天规律性学习(这也是很多人喜欢突击的原因),怎样能坚持下去呢?
我是通过给自己建立反馈性和激励性机制来解决的,通俗点说就是要及时奖励自己的学习行为。具体的做法,之前写过一篇文章,大家可以去我的简书主页看看。
要诀2:强大的信息搜集和整理能力
学习资料(也就是信息)的全面性、精准性、质量度会大大影响我们的学习效果,所以想要提升我们的学习效率,找到好的学习资料就至关重要了。恰恰这一点很多人都忽略了。
回想一下,我们是否做过这样的事情:想学习某个领域的知识,随便找到一本书(或者朋友推荐),或者随便下一套视频、找一些文章,就开始学习了。但我们并未通过一套系统性的方法去鉴别这些资料的质量到底如何。
我们处在信息严重过载的时代,不管你想学习的主题是什么,都可以轻易找出成百上千本相关教材。草率地挑选一套教材就开始学习是非常错误的。不好的学习资料会浪费我们的时间,降低我们的学习效率,甚至完全误导我们的学习,导致我们学到错误的知识。
如何去寻找到最合适、最好的学习资料,我也整理出了一套方法:
简单说下上面这张图。
不管我们学习什么,这个领域的专家和意见领袖的意见和建议绝对是最有价值的。所以搜寻学习资料的时候,先看看这些专家建议读什么书是最高效的一种做法。
除此之外,我们学习的主题,肯定网络上很多人也在学、想学,那么看看这些学习者的建议也是一种节省时间,直达目标的有效做法。毕竟你想过的问题人家很可能已经考虑过,并且有解决方案了,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去做重复性劳动。
最后,其实现在很多公开的大数据信息也是我们作为判断学习资料的一种有效手段。举两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如何去判断一本书到底好不好呢?那么去京东、淘宝这些大型购物网站,看看这本书的销量、购买者的评价就是很好的一种做法。而像豆瓣这样的网站,更是直接可以看到结合无数网友评价得到的书籍评分,其数据都是非常有参考价值的。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用到一些工具提高我们的效率。比如百度、Google之类的搜索引擎,一些专业性的网站列表,以及Feedly之类的博客Rss订阅工具等等。
找到了好的学习资料,我们还需要有很好的方式去管理这些学习资料(同时也包括我们自己的读书笔记、学习心得等等),我个人的建议去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笔记体系,这方面强烈推荐Evernote这个工具,同时我之前也写了如何利用Evernote来构建自己的笔记体系,大家同意可以看看。
要诀3:建立整体观,搭建知识结构
如上所述,知识是呈现金字塔结构的,知识点和知识点之间存在依赖关系。我们想要学会A知识点,可能先要掌握B知识点。有的时候,我们学某个知识点觉得很困难,很可能是因为必备的前置知识点没有掌握好。
所以我们学习的时候一定要先建立整体观,大致了解知识点的整体结构和互相之间的依存关系。学习的时候要注意专业性和广泛性的结合,在保证专业性学习的基础上,同样要花足够的时间到广泛性学习上面。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学习Excel里面的函数公式功能,如果你不具备基本的数学里面的参数、公式知识是很难学好(甚至是学会的)。那么在学习之前,就要先把这些前置知识点搞懂,再开始进行和Excel相结合的学习,否则就犯了本末倒置的错误。
所以阅读任何一本书,最好的方式是第一遍一定要快速整体阅读一遍,就算有些细节没搞懂都没关系。这一遍通读不是要你搞懂全部,而是让你先建立整体观,了解这本书里面知识点的依存关系和整体结构。后面再有所侧重去学习,自然事半功倍。
要诀4: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前面建议大家要规律性学习,这其实就是学习习惯的一种。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好的学习习惯也非常有效。
1、记笔记
不管你学习什么,一定要记笔记。记笔记的作用有很多,比较主要的几点是:首先,记笔记是你对学习内容的消化和总结过程。笔记并不是把学习内容原封不动记录下来那么简单,一定要融入自己的思考和总结;其次,记笔记方便我们后续进行温习,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2、学练结合
实践是我们透彻理解知识点最好的方式,所以一定不能停留在纸面学习、大脑学习、理论学习的层面,一定要去实践它,用它。学会一项技能最好的方式就是使用它。
3、目标驱动
学习一定要设定目标,不能为了学习而学习。目标最好是具体性的、成果性的、输出性的。学习写作,你可以设定目标为出版一本自己的书。学习编程,你可以设定目标为做一个自己的网站或者软件。
设定合理的目标,让你学起来更加有动力,更容易坚持下去,也更清楚自己在干什么,了解自己的学习到达哪个阶段。
要诀5:锻炼自己的身体
方法差不多的情况下,学习到最后真的就是拼身体、拼精力。卓越的人士各有特点,但差不多有个共同的特性,就是都具有超人的精力。
所以千万不要让自己变成只会呆在书房或者图书馆的宅男宅女,一定要花足够的时间到锻炼身体上。可能因为锻炼你少了1个小时的时间学习,但由此带来身体状况的提升或许就能让你多学1000个小时。
05
学习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只靠一篇文章远远不可能将它说透。这篇文章,一方面是将本人经过实践证明确实有效的学习方法介绍给大家,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启发大家认识到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它只是一个引子,最大的作用应该是由此帮助大家去建立最适合自己的学习体系。
扫码二维码 获取免费视频学习资料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www.phpxs.com/post/4974/
- 转载请注明:转载必须在正文中标注并保留原文链接
- 扫码: 扫上方二维码获取免费视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