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程学习网 > 编程语言 > Python > 首部关于Python之父的纪录片,我终于明白为什么Python程序员最幸福!
2025
10-14

首部关于Python之父的纪录片,我终于明白为什么Python程序员最幸福!


昨晚刷到龟叔Guido van Rossum的纪录片,一口气看完,作为写了十几年Python的老程序员,我承认自己湿了眼眶。不是因为技术有多牛逼,而是因为这个故事太tm真实了。

01.一个失败者的圣诞节

1989年的圣诞节,Guido刚刚经历了职业生涯最大的打击——花了三年半心血做的ABC语言项目,被公司无情砍掉了。

换成是你,会怎么办?躺平?摆烂?刷剧到天明?

但Guido选择在圣诞假期里,一个人坐在电脑前,开始写一门新的编程语言。

这就是Python诞生的第一课:真正的创造,往往始于失败之后的不甘心。

你以为他是为了证明自己?错了。他只是单纯觉得"C语言写这些小工具太痛苦了,Perl又太丑"。就这么简单的理由,改变了整个编程世界。

这让我想起自己刚学Python那会儿。当时公司让我用Java写一个数据清洗脚本,我写了200行还在Debug。后来偷偷用Python重写,20行搞定。那一刻我明白了——好的工具不是让你炫技,而是让你忘记技术本身。

02.最心酸的开源发布

纪录片里有个细节让我破防了。

1991年,Guido决定把Python开源。但当时没有GitHub,没有云盘,只有Usenet(一个古老的论坛系统)。而Usenet对文件大小有严格限制。

你猜他怎么做?

把整个源代码打包、压缩、转成ASCII编码、切成21个小文件,用户要一个个下载,再用脚本反向拼回去。

这就像你辛辛苦苦做了个开源项目,结果要让用户手动解压21个压缩包才能用。

但神奇的是,还真有人愿意这么干。因为Guido写的那段介绍太吸引人了——"一门易学、易用、还能干实事的语言"。

看到这里我突然明白,为什么现在那么多开源项目无人问津。不是技术不够好,是你没有让人看到"为什么要用它"的理由。

03.那些差点让Python死掉的时刻

纪录片最揪心的部分,是Python差点死了好几次。

2000年,Guido加入的创业公司BeOpen破产了。整个核心团队面临解散。如果当时每个人都去找新工作,Python可能就此凉凉。

但这时候,一家叫Zope的公司站出来了。他们的产品完全基于Python开发,创始人说了一句话:"如果Python死了,我们也会死。"

然后他们把Guido和整个团队都雇过来了。

这就是开源世界最浪漫的地方——你以为你只是在写代码,但当危机来临时,你会发现有无数人愿意为它拼命。因为这不是一个人的项目,这是所有人的信仰。

"我为语言而来,为社区而留"

Guido在PyCon大会上说过一句话,我记了十几年:"I came for the language, but I stayed for the community."

这也是为什么Python能干掉Perl。

纪录片里提到,Blender(那个著名的3D软件)在选择脚本语言时,技术上Perl和Python差不多。但他们最后选了Python,原因很简单——"Python社区的人更友好。"

我刚入行时也遇到过。在Perl论坛提问,大神甩给你一段天书般的正则表达式:"自己看,能看懂就看懂。"在Python社区提问,会有人耐心解释,给你写注释,甚至告诉你为什么这样写更Pythonic。

技术可以学,但温度是社区给的。

这也是为什么Python能在科学计算、Web开发、数据分析、AI等领域全面开花。不是因为它最快,而是因为用它的人愿意分享、愿意帮助别人、愿意一起把生态做大。

04.什么是真正的"终身仁慈独裁者"

BDFL(Benevolent Dictator For Life,终身仁慈独裁者)这个头衔,听起来很霸气。

但纪录片让我看到的是:Guido从来不是高高在上的独裁者,他更像是个守门员。

所有想法都欢迎,但他会帮你把关:"这个功能会不会让语言变复杂?会不会有更简单的方式?"

这就是《Python之禅》里那句话的由来:"应该有一种——最好只有一种——显而易见的方法来做一件事。"

很多语言追求"一切皆有可能",Python追求的是"一看就懂"。

这让我想起自己写代码的变化。年轻时喜欢炫技,一行代码嵌套三层列表推导式,觉得自己很牛逼。现在更喜欢把代码写得像说话一样——让新人也能看懂,让半年后的自己也不用猜。

好的语言不是让你秀操作,而是让你专注解决问题。

写在最后

看完纪录片,我突然理解了一件事:Python的伟大,不在于它是最快的语言、最强的语言,而在于它让编程变成了一件"人人都能做"的事。

从NASA的火星探测器,到我们日常的数据爬虫;从顶尖科学家的AI模型,到初学者的第一个"Hello World"——Python从不挑人。

而Guido用30年告诉我们:技术的终极意义,不是制造门槛,而是消除门槛。

所以下次当你用Python三行代码解决问题时,记得感谢那个在1989年圣诞节,一个人对着屏幕死磕的程序员。

也记得,代码会过时,但那份"让编程变简单"的初心,永远不会。

Python不只是一门语言,它是一种信仰。而我们,都是这信仰的传承者。

以上就是“首部关于Python之父的纪录片,我终于明白为什么Python程序员最幸福!的详细内容,想要了解更多Python教程欢迎持续关注编程学习网。

扫码二维码 获取免费视频学习资料

Python编程学习

查 看2022高级编程视频教程免费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