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 Python 代码时,很多人会陷入 “明明能 1 行搞定,却写了 10 行” 的困境 —— 比如手动遍历列表去重、反复写 print 调试、用复杂逻辑处理字符串拼接。其实 Python 里藏着很多 “隐藏技巧”,不用学复杂语法,就能大幅简化代码、提升效率,新手也能轻松掌握。
今天这篇推文,就为大家盘点 12 个 Python 的 “奇技淫巧”,覆盖数据处理、代码简化、调试优化等高频场景,全程无复杂代码,看完就能用,帮你告别重复劳动,写出更优雅的 Python 代码。
一、数据处理类:3 个技巧,让列表 / 字典操作快 10 倍
处理列表、字典是 Python 新手最常做的事,这 3 个技巧能帮你避开 “手动循环” 的繁琐,用更简洁的方式搞定数据。
1. 列表去重:1 行代码替代 3 行循环
传统做法:创建空列表,遍历原列表,判断元素不在空列表中就添加,写 3 行代码还容易出错;
奇技淫巧:用 “集合 + 列表” 组合,1 行代码自动去重 —— 把列表转成集合(自动去重),再转回列表即可。
适用场景:处理用户标签、成绩列表等需要去重的数据,比如把[1,2,2,3,3,3]快速变成[1,2,3]。
优势:不用写循环,代码简洁,执行速度比手动遍历快 2-3 倍(数据量大时更明显)。
2. 字典快速创建:用 “字典推导式” 替代多次赋值
传统做法:创建空字典,然后用dict[key1] = value1、dict[key2] = value2反复赋值,写多少键值对就写多少行;
奇技淫巧:用字典推导式,1 行代码批量创建字典 —— 比如从两个列表(一个存键、一个存值)快速生成字典。
适用场景:快速创建 “姓名 - 成绩”“商品 - 价格” 类字典,比如把names = ["张三","李四"]和scores = [90,85]变成{"张三":90,"李四":85}。
优势:减少重复赋值代码,尤其当键值对超过 5 个时,能节省大量篇幅,还能避免手动赋值时的拼写错误。
3. 列表快速筛选:用 “列表推导式” 替代 “循环 + if 判断”
传统做法:写 for 循环遍历列表,再用 if 判断筛选符合条件的元素,至少写 3 行代码;
奇技淫巧:用列表推导式,1 行代码完成 “遍历 + 筛选”—— 把循环和判断整合到一个表达式里。
适用场景:从列表中筛选数据,比如从[1,2,3,4,5]中筛选出偶数(结果[2,4]),或从用户列表中筛选出 “年龄大于 18 岁” 的用户。
优势:代码逻辑更紧凑,一眼就能看出 “要筛选什么条件”,比循环 + if 更易读,执行速度也更快。
二、代码简化类:4 个技巧,少写重复代码
新手常犯的错是 “写大量重复代码”,比如反复写相同的判断逻辑、重复调用相似函数,这 4 个技巧能帮你 “偷懒” 又高效。
1. 多变量赋值:1 行代码给多个变量赋值
传统做法:给 a、b、c 分别赋值,写 3 行代码:a = 1、b = 2、c = 3;
奇技淫巧:用逗号分隔变量和值,1 行代码完成多变量赋值 ——a, b, c = 1, 2, 3。
进阶用法:还能快速交换变量值,不用中间变量 —— 传统做法要写temp = a、a = b、b = temp,用这个技巧只需a, b = b, a。
适用场景:初始化多个变量、交换变量值(比如排序时交换两个数的位置),减少代码行数。
2. 多条件判断:用 “in” 替代多个 “or”
传统做法:判断一个值是否在多个选项中,用多个or连接,比如if x == 1 or x == 2 or x == 3,写起来繁琐还容易漏;
奇技淫巧:把选项放进列表 / 元组,用in判断,1 行代码搞定 ——if x in (1, 2, 3)。
适用场景:多选项判断,比如判断用户输入的 “性别” 是否是 “男 / 女 / 未知”,或判断 “订单状态” 是否是 “待支付 / 已支付 / 已取消”。
优势:代码更简洁,新增选项时只需在括号里加,不用加or,减少语法错误。
3. 字符串拼接:用 “f-string” 替代 “+” 或 “%”
传统做法:拼接字符串和变量,用+连接(比如"姓名:"+ name +",年龄:"+ str(age)),或用%格式化(比如"姓名:%s,年龄:%d" % (name, age)),容易出错(比如忘记转成字符串);
奇技淫巧:用 f-string,在字符串前加f,变量用{}包起来,直接写 ——f"姓名:{name},年龄:{age}"。
进阶用法:还能在{}里写简单计算,比如f"总价:{price * count}元",不用先算结果再拼接。
适用场景:生成带变量的字符串(比如日志信息、用户提示语),是 Python 3.6 + 最推荐的字符串格式化方式。
4. 函数默认参数:给参数设默认值,避免重复传参
传统做法:定义函数时不给参数设默认值,调用时每次都要传所有参数,哪怕大部分时候参数值都一样;
奇技淫巧:定义函数时给常用参数设默认值,调用时只需传 “不一样的参数”,相同的参数不用传。
适用场景:函数有 “常用固定值” 参数时,比如定义 “发送邮件” 函数,把 “发件人” 设为默认值(公司邮箱),调用时只需传 “收件人” 和 “内容”,不用每次都写发件人。
优势:减少调用函数时的重复参数,尤其当函数参数多且部分参数变化少时,能大幅简化代码。
三、效率提升类:3 个技巧,减少手动操作
除了简化代码,Python 还有些技巧能帮你 “自动化” 处理问题,减少手动操作,比如快速调试、批量处理文件。
1. 快速调试:用 “assert” 替代 “print” 判断条件
传统做法:调试时用print打印变量值,再手动看是否符合预期,比如print(age),然后判断 “age 是否大于 0”;
奇技淫巧:用assert断言,直接判断条件是否成立 ——assert age > 0, "年龄不能小于0",如果条件不满足,会直接抛出错误并显示提示语。
适用场景:调试时验证 “关键条件”,比如判断 “输入的年龄是否合法”“计算结果是否为正数”,避免错误数据流入后续代码。
优势:不用手动看 print 结果,条件不满足时自动报错,定位问题更快,还能在代码上线前快速移除(或保留作为防护)。
2. 批量处理文件:用 “glob” 快速匹配文件
传统做法:手动写代码获取文件夹路径,遍历所有文件,再判断文件名是否符合条件(比如是否是.csv 文件),写 5 行以上代码;
奇技淫巧:用标准库的glob模块,1 行代码匹配指定格式的文件 —— 比如glob.glob("data/*.csv"),直接获取 “data 文件夹” 下所有.csv 文件的路径。
适用场景:批量处理同一格式的文件(比如批量读取 Excel、批量转换图片),比如处理 “销售数据” 文件夹下的所有.csv 文件,计算每个文件的销售额总和。
优势:不用手动遍历和判断,直接按 “通配符”(比如*.csv)匹配文件,代码简洁,还支持子文件夹匹配(用**)。
3. 快速生成序列:用 “range” 或 “enumerate” 替代手动创建
传统做法:手动创建 “1-100” 的数字列表,写[1,2,3,...,100],既麻烦又容易错;或遍历列表时,想同时获取 “索引和元素”,用for i in range(len(list))再list[i],代码繁琐;
奇技淫巧:
-
生成数字序列用range:range(1, 101)直接生成 1-100 的数字,不用手动写;
-
遍历列表想拿 “索引 + 元素” 用enumerate:for index, value in enumerate(list),直接获取每个元素的索引和值。
适用场景:生成连续数字(比如循环 10 次)、遍历列表时需要知道元素位置(比如标记 “第几个元素”)。
优势:减少手动创建序列的代码,避免拼写错误,enumerate还能自定义索引起始值(比如从 1 开始,而不是默认的 0)。
四、冷门但实用类:2 个技巧,解决特殊场景
还有两个相对冷门但超实用的技巧,能帮你解决一些 “特殊问题”,比如处理空值、快速合并字典。
1. 处理空值:用 “or” 或 “get” 快速设置默认值
传统做法:判断变量是否为None或空,再赋值默认值,比如if name is None: name = "匿名用户",写 3 行代码;
奇技淫巧:
-
简单场景用or:name = name or "匿名用户",如果name是空或None,就用 “匿名用户”;
-
字典场景用get:age = user_dict.get("age", 18),如果字典里没有 “age” 键,就返回默认值 18(不用先判断键是否存在)。
适用场景:处理 “可能为空” 的变量或字典键,比如用户没填姓名时显示 “匿名用户”,没填年龄时默认 18 岁。
优势:1 行代码替代 3 行判断,简洁高效,还能避免 “变量为空导致后续代码报错”。
2. 合并字典:用 “**” 快速合并多个字典
传统做法:合并两个字典,用update方法,比如dict1.update(dict2),但会修改原字典,想保留原字典还要先复制,写 2-3 行代码;
奇技淫巧:用**解包字典,1 行代码合并多个字典,还不修改原字典 ——new_dict = {**dict1, **dict2, **dict3}。
适用场景:合并多个字典(比如合并 “用户基本信息”“用户偏好设置”“用户订单统计” 三个字典),且不想修改原字典数据。
优势:不用写update和复制,1 行代码搞定,支持合并 2 个以上字典,代码更简洁。
五、新手避坑:用 “奇技淫巧” 的 3 个原则
虽然这些技巧很实用,但新手容易 “为了用而用”,反而导致代码难读。记住以下 3 个原则,才能让技巧真正帮到你:
1. 优先 “可读性”,再谈 “简洁性”
如果一个技巧让代码变得晦涩难懂(比如嵌套多层的列表推导式),不如用传统写法。比如筛选 “年龄大于 18 且成绩大于 80 的用户”,用两层列表推导式不如用普通循环,让同事能一眼看懂逻辑。
2. 别过度依赖 “冷门技巧”
像 “用__import__动态导入模块”“用切片实现列表反转” 这类冷门技巧,除非有特殊需求,否则别用 —— 大多数场景下,传统写法(比如reversed函数反转列表)更易读,也更容易被其他开发者理解。
3. 先理解 “原理”,再用 “技巧”
比如用f-string拼接字符串前,先理解它的格式化逻辑,而不是单纯复制粘贴;用字典推导式前,先搞懂 “推导式是怎么遍历和生成字典的”。理解原理,才能在遇到问题时知道怎么调整,而不是只会套用。
总结:Python 的 “奇技淫巧”,本质是 “高效思维”
这些技巧看似是 “代码捷径”,实则是 Python“简洁、高效” 设计理念的体现 —— 用更少的代码做更多的事,减少重复劳动,聚焦核心逻辑。
对于新手而言,不用追求 “掌握所有技巧”,先从 “列表推导式”“f-string”“多变量赋值” 这几个最常用的技巧入手,在实际项目中慢慢练习。随着经验积累,你会发现:真正的 “奇技淫巧”,是 “用最简单的代码解决复杂问题”,而不是 “用复杂技巧炫技”。
你还知道哪些 Python 的实用技巧?或者在使用这些技巧时遇到过什么问题?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一起交流进步~
以上就是“Python 语言的 12 个奇技淫巧!新手也能学会,代码效率直接翻倍”的详细内容,想要了解更多Python教程欢迎持续关注编程学习网。扫码二维码 获取免费视频学习资料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www.phpxs.com/post/13520/
- 转载请注明:转载必须在正文中标注并保留原文链接
- 扫码: 扫上方二维码获取免费视频资料